2025年07月19日
微信

观点 | 华东一敬拜服事者:从敬拜视角看教会在新环境下的变化:向下扎根,向上结果

作者: 李世光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5年07月19日 09:20 |
播放

上帝永远都不改变,但是属于上帝的教会却并非如此——教会建立在地上,会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变革,或主动或被动,古今中外皆是如此。  

近些年来,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众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叠加在一起,中国教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相当明显的转变。那么,在当前的这种新环境下面,教会应当如何调整和变革,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呢?  

但以理弟兄曾经在华东一所城市教会全职参与敬拜服事多年,如今随着教会的调整又成为了一名全职牧者,对于这些年来教会环境的变化相当熟悉。那么,他从敬拜者的视角和牧者的视角是怎么看待教会环境的变化的呢?对于教会的生存和发展,他又有着怎样的思考和看见呢?  

中国教会应当向下扎根  

但以理弟兄曾经在教会内部的敬拜团全职服事了二十多年的时间。对于当年年轻的但以理弟兄来说,原本他认为可能一辈子都会如此。奈何时代变了,而且变化得异常快,快得完全超过了年轻的他的想象。去年,他全职服事了二十多年的敬拜团解散了,但以理弟兄从曾经的赞美敬拜者被迫转型成为了现在的教会牧者。  

只是,但以理弟兄并没有选择抱怨。如果是二十年以前的但以理弟兄,他一定会满腹牢骚、极其不满。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,但以理弟兄的生命成长了很多。如今的他,已经可以超越表面的环境看到环境背后的实质。  

“我觉得如果从好的角度来讲,透过这二十多年以来敬拜的变化,我觉得上帝想要让我们回归真实,而不是在敬拜当中一味地追求自由,让人更加敞开,这样在我看来就有点斜了。我觉得上帝想要的是更加真实的我们和更加真实的教会。怎样才能够更加真实呢?唯有一个办法——环境有压力,我们才能更真实,”但以理弟兄说,“如果教会一直没有任何压力地走下去,当然大家都会大大地松一口气,但是其实很多人心里也都知道——这实在不是一件好事情。就拿敬拜来说,这些年来很多人都看到很多敬拜者已经舍本逐末技巧化了,而技巧化的下一步一定是世俗化,然后就是职业化,最终敬拜会变得和上帝没有什么关系。”  

在但以理弟兄看来,透过环境的变化上帝想要炼净祂的教会。他认为这对敬拜来说是好的,对教会的纯正性来说也是好的。上帝所要的敬拜,不是一群人在那里热闹热闹、自娱自乐,上帝想要的就是我们的敬拜,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真正的敬拜者——可以在热闹的环境里,也可以在不热闹的环境里;可以在人看见的环境里,也可以在人看不见的环境里;可以有很多乐器伴奏,也可以没有任何乐器安安静静地歌唱。千万不要把敬拜变成了我们想要的东西,而不是上帝想要的东西。作为敬拜者的但以理弟兄当然会期待有好的环境,这样的话就能够有更多的人、更多的乐器来提高敬拜的水平和上限。他认为如果能够有这样的展现是很好的,但是既然环境没有那么好,没有他和很多敬拜者梦寐以求的那种展现也不大要紧,反而能够让敬拜更加回归真实。  

但以理弟兄回忆过往:“就像我们敬拜团早期的时候,就有老师告诉我们:有乐器,可以敬拜;没有乐器,照样可以敬拜。我觉得上帝想要的还是我们更加真实的敬拜,而不是一种人为的、热闹的敬拜。当然热闹的氛围其实也是需要的,甚至可以说非常重要。有时候我和同工们到一些乡村教会服事,我觉得有些敬拜甚至都不能叫敬拜,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不能定性为敬拜,因为就是一些信徒聚在一起唱唱诗歌。但是,就算是这样我们能说上帝不悦纳他们吗?肯定也不是。所以,在当下的处境里面,我觉得上帝还是想要让我们进入内室。如果我们太过于追求一种外在的敬拜,那么久而久之,人心就不会归给上帝了。”  

当然,但以理弟兄也能理解很多普通信徒的感受——大家往往都会觉得以前那种很多人一起敬拜的模式特别好,特别有氛围感,人心特别容易被感动。现在换成了小组,就那么几个人,就会觉得敬拜氛围变得远没有以前好了。  

“但是这样的话,敬拜就被所谓的氛围控制了。真正的敬拜是在我们对上帝的心灵和诚实里面圣灵的工作,可以没有任何外在的东西和形式。圣书并没有写,但是我们可以想想看,当年保罗和西拉他们在腓立比的监狱里能有什么氛围啊?除了苦难,除了疼痛,除了限制,能有什么好的氛围吗?完全不可能有,”但以理弟兄接着说,“然后另外一个,我觉得有没有敬拜氛围关键还是看带领者。就算只有两三个人,看起来很冷清,然而也可以很有氛围,关键是看带领者有没有进行正确的带领和引导。如果带领者是一个有上帝同在的人,那么氛围就会随着他;如果不是一个有上帝同在的人,其实无论到哪里、无论采用怎样的形式都没有真正的氛围。其实很多人认为的所谓的强烈的氛围本质上只不过是在看热闹罢了。上帝才是敬拜氛围的真正制造者,只要祂的灵运行,那么就会有氛围。所以如果一个人不看重上帝,只是看重外面的那种所谓的氛围感,那我认为他其实并不是在敬拜上帝,他要的是他自己想要的东西,却不是敬拜。真正的敬拜一定是以上帝为主体和中心的。”  

在但以理弟兄看来,外表、外在的一些东西有的话很好,没有的话问题也不大,因为内在才是根本的。他说:“有些国家的教会他们的一些环境比我们要好得多,但是他们敬拜的氛围就一定要比我们好吗?并不一定。所以,我们还是要看上帝,而不是看环境。或者说,上帝永远是我们最大的环境。很多人觉得现在敬拜非常受限,觉得不自由了、不能蹦了、不能跳了、没有那么多的乐器伴奏了、没有那么多人来带领敬拜了……但有时候,为了我们的缘故上帝就是会拿走环境。”  

中国教会应当向上结果  

因着环境的影响,教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环境的限制,很多事情都不能做或者无法像以前一样做。那么,在当前的环境下面,教会需要做什么?  

在但以理弟兄看来,相比之前在敬拜团的时候,现在他的服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——以前是一名敬拜者,现在是一名牧者,现在的服事更加实际也更加真实了。现在的但以理弟兄,敬拜这个老本行需要继续做、责无旁贷,讲道需要做,分享、探访需要做,需要他做的事情简直太多了。  

但是不管要做的事情有多么多,他都认定了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,那就是传福音。“不论怎么样我们都要努力传福音。像国外的那些超大型教会,几乎没有几个是靠着传福音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,很多都是靠着吸引信徒‘换教会’发展起来的。我告诉我所在的教会的父老们,千万不要认为我们教会能够吸引别人就说明我们教会很优秀。靠着讲道也好、敬拜也罢,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把别人吸引到我们教会来,在我看来这样的做法并不是最好的。当然,优秀的教会一定会对基督徒有吸引力,这个本身无可厚非。可是我就跟教会的父老们讲,我们一定要传福音,靠着传福音的方式发展教会,至少也要先跟我们的家人分享福音。”  

但以理弟兄认为,前些年的时候之所以教会发展得很快,努力传福音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。教会和信徒很努力地传福音,很多人受到呼召以后到很多地方建立教会,但是这些年来似乎很多人就不再这么努力传福音了。至于将来,在但以理弟兄看来还是这三个字,就是要去“传福音”。不然的话,教会就无法继续发展。因此,中国教会应当努力向下扎根、向上结果,积极传福音。  

前些年中国教会确实发展得很快,但是在但以理弟兄看来随着教会的快速发展,也引发和造成了很多问题——部分牧者和领袖变得非常骄傲,觉得自己很厉害;教会整体上充斥着浮躁的氛围,过于肤浅和功利化等等。根据但以理弟兄的个人观察,可能透过环境的改变上帝想要让中国教会走得更加真实一些、扎实一些,褪去浮躁。在他看来,教会和信徒的数量也好,或者别的什么样也好,上帝都看得一清二楚,就怕我们自己反而看不清楚。他觉得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环境的变化是很好的。  

然后心理方面,但以理弟兄认为没有一个人不渴望自由,人都渴望能够自由的生活和信仰。但是如果从属灵的、上帝的角度来看,或许情形就会变得大为不同。他认为我们不能总是关注和追求很多的外在,而是需要更多关注内在。比如异端问题就是如此。现在各样的异端有很多,乱七八糟、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异端都有,很多信徒甚至同工、牧者都被这些异端吸引走了。基督徒人数再多有什么用,还不是被掳走了?有的基督徒已经信仰了好几十年的时间,我们都不敢想象他们居然也会掉到异端的坑里,不敢相信他们居然也会被异端拉走。为什么异端会这么猖獗?但以理弟兄认为从教会方面来说,是因为过去教会在门徒训练方面做得严重不足,给异端和邪教留下了太大的漏洞和生存空间。  

对于未来,但以理弟兄在谨慎之余却也心怀乐观。“将来到底会怎么样我实在不敢去讲,但是我觉得教会还是要信上帝信得更加真实一点,这个远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。主让我们做的事情,我们就好好的去做,我觉得这可能才是中国教会能够更好地走下去的关键所在。”  

如果有一天环境变化了,如果上帝给中国开了一扇门,那么我们真的能够面对这种变化吗?在这样的新的环境下面我们就能更大的成长?在但以理弟兄看来并不一定。他之所以如此认为,是因为他在学习教会历史的时候,历史告诉了他答案。两千年的基督教历史不断告诉基督徒的一个重要事实是什么?一个人什么时候才能够成长,又是因为什么能够成长?并不是安逸、舒适的环境,反而是当很大的风浪到来的时候。他说:“如果现在中国基督徒人数出现下滑的话,是因为什么?在我看来是因为我们实在太舒适了、太享受了、太自由了,所以才会下滑。就算上帝再一次给我们带来复兴,但是如果我们自身的根基不稳的话,那我们还是站立不住,这是我的看法。”  

但以理弟兄去年才从敬拜团当中出来并且成为了一名全职牧者。因此,他并没有太多的牧会经验。但是即便如此,通过这二十多年来他的观察和思考,他还是认为无论环境如何教会都要努力传福音。他说:“问题是我们到底想不想、要不要、看不看重传福音。看不看重传福音,这个问题非常重要,因为很多教会其实是不看重传福音的。使徒保罗他是怎么传福音的?面对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极大挑战,他是怎么传福音的?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吗?好像也没有,但是保罗里面传福音的意愿却是一直都非常强烈的。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意愿非常重要——你想不想传福音?你看不看重传福音?你愿不愿意传福音?只要我们愿意传福音的话,我们就会发现,不论如何总是有能够为主做的。但是如果我们不看重它,那么无论有什么好的方法都没有用处,因为我们里面没有这样去传福音的内在动力。方法有什么用?方法能够让人信耶稣吗?并不能。”  

但以理弟兄作为一名新牧者,他非常重视传福音,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?  

现在但以理弟兄在带领他所在教会的几个小组。在带领小组的过程当中,他鼓励每一名组员先去影响家人,然后再去和睦邻居。这一点说起来容易,实际操作起来其实是非常艰难、充满挑战性的一件事情。基督徒都想要去传福音,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当中,光靠着嘴巴想要去说服对方信仰几乎完全没有可能性。嘴巴本身的说服力是很弱的,靠着嘴巴前些年传福音还能有点用,但是放到现在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了。因此,但以理弟兄在带领几个小组的过程中,非常注重帮助组员,让他们能够克服重重障碍真实地活出福音而不只是说出来福音。  

对此,但以理弟兄认为,绝不应该把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家庭作为一个关锁的岛而封闭起来,不和邻居和亲朋来往。基督徒讲分别为圣,但是却绝对不是把自己关起来,不和别人打交道。就算是为了福音的缘故,基督徒也需要跟人打交道,需要跟人接触、交往,需要跟亲朋好友、邻居作见证。我们需要把我们的基督教信仰和基督教的价值观活给他们看,把我们真实的成长和改变彰显给他们看。  

而且社会真的很需要爱。这个社会有着这么多的问题,例如家庭、婚姻、职场、心理等等,可是谁来解决这些问题?毫无疑问,教会在这其中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